据《日本经济新闻》16日报道,日本矢野经济研究所的调查显示,截至2016年,中国厂商在全球车载锂离子电池市场上占据最大份额,市场占有率超过60%。排名第2的日本市场份额超过20%,韩企的份额不到10%。日本调查公司电子系统研究(TechnoSystemsResearch)的藤田光贵则表示:“从2016年出货的电池容量来看,中国厂商垄断了前五名。”
文章称,车载锂离子电池是纯电动汽车(EV)等的核心部件,中国厂商已经在这一领域领跑。中国政府大力扶持电动汽车产业,在巨大内需的推动下,中企掌握了全球超过60%的市场份额,占据压倒性优势。目前,中国大型企业还在准备进行巨额投资。反观日本,日企曾在锂离子电池领域有优势,但目前却只剩松下还在孤军奋战,其他企业的“存在感”已经日益淡薄。
中国振兴电动汽车的国家战略对企业破格的扩张政策构成了支撑。中国曾提出到2020年,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到200万辆、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。严格实施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,提高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,研究新车碳排放标准。继英法之后,也开始讨论在今后禁止汽油车。日本富士经济的调查显示,中国占全球电动乘用车销量份额的51%。这些车辆中大部分被认为搭载了国产电池,旺盛的内需对电池厂商构成了支撑。
日媒表示,锂离子电池的原型由日本人创造,由索尼于1991年在全球率先完成实用化。日美欧市场是面向乘用车的高级电池技术竞争的主战场,日韩企业基本垄断了这一市场。中国正试图打破日韩在这方面的优势。据悉,德国宝马近期决定采用中国企业宁德时代的电池,这有可能成为打入日韩企业传统地盘的一个突破口。
《日本经济新闻》在文中分析称,在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实用化方面,日本车企业具有优势。因此在车载电池领域,松下等日本企业也一直在开发和普及方面领跑。但近年来,中国成为全球较大纯电动汽车市场,开始全力培育车载电池产业。中国企业在市场份额和成本方面的竞争力不断提高。电池决定汽车竞争力的时代即将来临,相关产业也在不断增长。如果在规模和技术上双双落后于中国,日本企业也将会丧失竞争力。
新能源汽车电池导热硅胶片,苏州鑫澈电子提供优质品牌导热硅胶片。鑫澈电子为您提供专业热问题、EMI电磁兼容问题解决方案,更多导热材料、吸波材料、屏蔽材料详情,请咨询:0512-69388958。
【更多相关资讯推荐】
汽车联网将催生巨大元器件需求(图)
导热凝胶优势明显,成为散热行业新秀!(图)
吸波材料是如何实现高效吸收的?(图)
Larid Tflex300导热硅胶片 Tgrease2500导热硅脂 Tflex700导热硅胶片